博州林草局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始终坚持把博河生态文化长廊建设作为民生和民心工程抓实抓好,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博河生态文化长廊建设。
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发挥温泉、博乐博尔塔拉河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覆盖博河生态文化长廊全域优势,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将生态文化长廊与国家湿地公园深度融合,国家湿地公园元素融入博河生态文化长廊规划领域。编制完成的《博州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所涉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已纳入国家、自治区“十四五”规划盘中。一是抓政策投资导向。经不懈努力,博河生态文化长廊建设所涉林草方面投资,挤入新欧亚大陆桥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规划,拓展了生态文化长廊建设的投资渠道。二是抓顶层设计。将北方防沙带规划、湿地保护总体规划、新欧亚大陆桥规划所涉项目内容纳入博河生态文化长廊重点规划——《博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方案》项目库中。
优化河谷林种结构,牢固城市周边绿色屏障。摸清博河河谷林资源现状,以年度编制完成的《博尔塔拉河植被及地面附着物现状调查报告》为支撑。针对博河两侧因树龄老化、病虫危害等因素退化的天然林、人工林,采用块状、带状、单株择伐等方式,伐除枯死、濒死木,采取补植补造等修复更新措施,实施退化林修复1万亩,其中:博乐市0.5万亩,温泉县0.5万亩,营造混交林,完善林分结构,增强博河生态系统稳定性。
以建设博河生态展示馆为契机,打造全区湿地宣教示范基地。统筹到位中央专项资金583万元,将博河河谷湿地+艾比湖荒漠湿地生态系统融入博河生态展示馆,打造集湿地保护、实景体验、自然教育功能于一体的湿地宣教示范基地,让博河湿地成为人民群众寓教于乐的绿意空间。
提前介入、靠前跟进、主动服务。在完成博河建设示范段67公里防火道路报批工作的基础上,紧盯博河防火道路(二期)涉林涉草手续办理,提前介入防火道路(二期)选线设计方案,靠前跟进将其纳入湿地公园规划,简化林草审批程序。主动梳理防火道路(二期)项目前期手续11项,全面启动项目报批手续,确保项目如期开工。
审核人:聂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