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在精河县技工学校参加了为期1个月的保健按摩技能培训,免费入学、免费吃住,没花一分钱就让我学到了一技之长。如今我已经凭借学到的技能开了一家理疗店,收入可观。”居民陈玉芳高兴地说。
近年来,精河县以促进就业创业、服务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赶超发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教育,建设现代技术工人培养体系,加大技术型人才培养力度,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安置,为精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
聚焦培养源头 打造人才摇篮
精河县把技工学校建设作为孵化技能人才的摇篮工程,投资2.6亿元,建设集教学、住宿、实训、生活为一体的现代化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学校。同时,紧盯技工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求,配齐配强管理人员35名,专兼职教师142名,可同时容纳600名学员在校培训。

优化专业结构 提升培训质量
精河县创新实施开放式办学、多元化招生、个性化管理、暖心化服务的模式,紧密结合自治区“十大产业”、县域主导产业、市场就业需求以及学员主体意愿,在技工学校开设纺织服装、直播带货、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特色林果、农副产品加工等34个专业,建设27个实训室。必修课为基础,丰富培训工种,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计划,增强专业课程针对性、吸引力,同时,做好供给缺口、专业调整,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培训需求,增强了职业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培训质量。

创新培训方式 推动学用结合
推行“订单培训、送学下乡、菜单式教学、跟进式就业”办学模式,按照发布招生计划、群众自愿申请、乡村推荐审核、签订培训协议、开展教学实训、综合考核评估、举办就业招聘会“七步走”技能培训程序,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全面系统设置培养环节,为技能人才培训就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126个班次,涉及21个工种,培训学员4930人次,就业率达95%以上,人均月增收3200元,切实为精河县一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实施“校企一体、双元模式”人才培养方式,引进工业园区纺织、缝纫等企业培训,建立服装加工、美容、家政和枸杞产品深加工等实训基地,开展“理论培训+实操上岗”的就业一体化培训,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利益共享,目前,学校已与15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强化服务保障 提高能力素质
建立完善学员培训就业跟踪服务管理制度,设立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动态管理培训合格学员就业情况,实行“3+1”就业服务模式,提供3次就业岗位、1次创业项目,确保招得来、稳得住、学得好、用得上。坚持需求导向动态调整专业,结合就业市场实际需求,动态调整建筑领域、工程机械、社会服务三大门类专业13个,切实做到市场需求在哪里、群众需要在哪里,职业教育培训就跟进到哪里。

“今年以来,我们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展现技能风采,引导更多劳动者学习技能、提升技能、展示技能,实现技能成才,以技能促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县人社局副局长刘永利说。
审核:李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