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博州坚持将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开展就业帮扶等措施扎实推进农村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全州一季度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7509人,培训脱贫劳动力458人,通过加大用工推介和就业帮扶,累计转移5566名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
㈠ 强化就业服务,夯实脱贫劳动力就业基础。一是全面开展脱贫家庭有劳动能力人员调查,动态掌握脱贫家庭可转移就业人数,以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等群体为重点,以村为单位,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对本辖区人员就业信息进行采集,建立实名制台账,精准掌握就业状态、就业意愿和就业需求。二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税费减免等就业扶持政策,切实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压力,鼓励和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尤其是脱贫劳动力自主就业创业。通过小微创业带动142名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三是加强岗位信息推介,组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春暖农民工”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17场,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71场,累计在微信公众号、博州零距离、博尔塔拉报等媒体上发布各类岗位信息、就业政策958条,为812家企事业单位发布招聘岗位1.8万个,较上年同期增长12.5%,切实为农村脱贫劳动力和用工单位有效搭建岗位供需平台。
㈡加大就业培训,提升脱贫劳动力就业技能。一是加大对脱贫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摸清特色产业及各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根据脱贫家庭劳动力就业培训意愿制定培训计划,采取校企合作培训新模式,采取订单、定向、定岗的方式分类开展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企业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培训等重点培训。二是坚持以就业和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为导向,统筹整合农业农村、畜牧兽医、农机等部门培训资源,抓住农闲时节,对种植、养殖技术进行培训,就种植选择、养殖防疫、常见病防治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三是加大就业技能培训,以面向市场用工需求为导向,突出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通过理论培训与实操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开展电焊工、电工、砌筑工、管工等建筑领域比较紧缺工种的就业技能培训,切实提升了脱贫群众就业增收技能。
㈢扩宽就业渠道,促进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加大政策性岗位的开发力度,大力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特别是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就业,鼓励机关事业单位自聘岗位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已脱贫劳动力。截至目前,通过护边员、公益性岗位、机关事业单位自聘形式安置2338名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二是突出做好企业吸纳已脱贫劳动力工作,充分发挥卫星工厂、城镇、企业、园区等就业载体作用,共引导脱贫劳动力410人到卫星工厂、城镇、企业、园区等就业。三是组织引导脱贫劳动力参加村庄道路、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绿化等项目建设,多渠道、多方式支持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家门口”就业,脱贫劳动力通过季节性务工转移就业2585人,通过多措并举进一步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
审核人:刘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