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州乡村振兴局紧紧围绕自治州四大发展战略和“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变化”奋斗目标,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任务落实,构建形成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样板。
一、守住“一个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围绕过渡期内涉及我州的25项衔接政策,持续抓好10项沿用政策落实,调整优化教育、住房、就业、医保、民政等15项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二是坚持开展常态化监测。围绕“一超过、两达标、三保障”6项刚性指标,通过月调度、季分析,入户实地走访、帮助指导等方式,对监测对象进行实时动态监测。高质量完成对全州乡村人口6.25万户18.31万人的集中排查,新增监测对象15户52人,目前全州共有监测对象821户2182人,确保监测对象应纳尽纳。三是精准落实动态帮扶。紧盯控辍保学、因病因灾、住房和饮水安全等关键领域,做到教育、医保、住房、就业、饮水、小额信贷6个100%全覆盖。建立全州脱贫人口及易返贫致贫人口就业实名制台账,及时掌握稳岗就业情况。截至目前,实现脱贫人口就业7746人,落实低保补助4360名、残疾人“两项补贴”5104名、安心助养补贴482名,为297名脱贫家庭学生发放“雨露计划”补助89.1万元。
二、坚持先行先试,全力推进示范创建。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州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对重点示范村开展调研,先后召开两次现场会,高位推动示范创建工作。建立厅级领导包联重点示范村机制,自治州党委、政府12名厅级领导“一对一”包联12个重点示范村队,指导基层从十个方面开展示范创建工作。二是强化“两个优先”。制定印发《自治州落实〈自治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标准〉责任分工方案》和《自治州部门单位支持示范村创建措施清单》,组织州直39个部门单位制定落实299条支持重点示范村创建措施,安排3.01亿元财政衔接资金、6909万元行业部门资金支持重点示范村。三是全力抓好示范创建。通过先行先试、敢行敢试,打造了博格达尔村特色村寨、克热雅哈得村田园综合体、介格得布拉格村特色旅游为代表的一批示范点。成功举办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建设现场会,为全疆示范创建提供了博州经验、博州模式。圆满完成胡春华副总理来博督导点位迎检筹备工作。四是带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创建。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将1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业”,吸引撬动2.5亿元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了茫丁乡五棵树村田园综合体示范园等项目。
三、切实抓好资金项目工作,为推进示范创建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全力争取项目资金。树牢“跑”“争”意识,狠抓项目跑办,累计争取到位中央、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2.88亿元,较上年增加1.8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180%。积极争取支持乡村振兴地债资金1.1亿元。二是加强项目实施监管。年度资金项目计划下达后,切实压实县乡主体责任,会同财政、统战民宗、农业农村等各项目主管部门抓好日常监管,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倒排工期、专项督办等推进机制,提高资金使用质效,加快推进项目实施。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41个、已完工项目3个,资金支出进度57.08%。三是强化项目储备。结合产业发展布局,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梳理储备项目库,发挥行业部门专业评审职能,提高项目质量,补充完善10.8亿元一般债、8.1亿元专项债项目,目前全州入库项目45个、总投资54.81亿元,项目储备增幅79.11%。
四、全面实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宜居新乡村。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全面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确保农户住房安全保障不断提升;启动实施博乐市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项目、精河县供水管网改造项目、温泉县南部乡镇39个村队农村供水管网升级改造,全州自来水普及率达99.7%以上;新建农村公路469公里、输电线路242千米,对214个行政村光纤宽带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实现提质升级。二是农村改厕工作扎实推进。制定印发《关于扎实推进自治州“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的实施方案》,明确分年度新建和整改任务、资金筹措等内容,制定改厕实名制台账。利用集中讲座和现场观摩的方式,针对县乡村改厕业务骨干和施工单位开展改厕技术培训19场次2000余人。深入乡镇村队开展调研指导,定期召开调度会议,抓好年度任务落实。目前,新建农村户厕开工1027座,完工616座,完工率52.2%;问题户厕整改开工5527座,完工3417座,完工率46.4%。三是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终端处理不断完善。不断强化乡镇及村队垃圾处理终端设施配备,农村垃圾收运车、垃圾运输车辆分别达到46辆和30辆,并配备村保洁员414名,农村垃圾桶3579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新开工8个村队排水管网建设,1276户新接入排水管网,对55个已建下水管网村队入户率和使用率进行摸排,引导2107户农户自主接入集中排水管网。
五、凝聚社会合力,进一步深化帮扶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助力示范。主动与自治区19个助力示范单位对接,邀请自治区卫健委等助力示范单位来博座谈交流,争取256万元帮扶资金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配套等建设,通过开展送文化下乡、免费义诊、种养殖保险等措施助力示范村创建。二是持续推进“访惠聚”帮扶。会同州“访惠聚”办,以推进落实“35件事”为抓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是凝聚社会资源拓展帮扶。会同自治州工商联,在全州推开“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192个企业与165个村结对,积极引导商会组织助力打造4个“万企兴万村”示范项目。积极搭建农户与市场间桥梁,通过消费帮扶形式,累计采购消费农副产品1218万元,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积极助力。
审核人:刘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