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坚持把动态监测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首要任务,通过畅通识别入口、加强日常排查、狠抓帮扶措施落实,实现信息采集准确、程序落实到位、帮扶措施精准、风险消除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一、强化宣传培训,畅通识别入口
一是统一标准。州级层面多次通过实地指导帮助、召开调度会等形式,组织县、乡、村三级开展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动态管理工作培训会,编印《防返贫动态监测操作手册》《防返贫致贫监测对象信息指标解释及说明》等工作指南,确保工作部署步调一致、标准上下对齐。通过逐级培训,推动“明白人”上线,让明白人讲明白事,确保工作内容标准明确。二是强化业务。县市层面派出业务骨干到基层授课,指导帮助基层干部吃透政策、熟悉业务、明确目标、规范程序。运用现场指导、实地教学等方式,对《自治区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信息采集表》《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信息采集表》采集情况逐项进行指导,面对面开展培训答疑解惑,解决集中采集工作中的难点、堵点。三是常态宣传。村队层面利用大喇叭开展集中宣传识别纳入程序要求和相关惠民政策,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积极引导农户,认真做好因病、因学、因残、因意外事故等情况导致家庭生活出现临时性困难的农户申请登记工作,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风险。
二、强化日常排查,确保摸排全面
一是做好“回头看”工作。村级、镇级层面成立排查工作组,定期进村入户,对所有监测户、脱贫户及在村常住人口深入开展入户排查工作,对照政策过筛子,全面了解村民实际,准确掌握家庭人口、收支、就业创业等情况,分析面临的返贫致贫风险,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做好“再复核”工作。县、市层面及时整理数据信息,组成核查小组对村队上报拟纳入监测人员,逐户对照纳入基本条件开展深入细致的现场复核,对拟纳入人员严格按照“核实—评议—比对—公示—录入”程序纳入监测范围。三是做好“大筛查”工作。州级层面采取现场查验、电话问询等方式抽查核验信息采集表,对易返贫致贫户纳入工作流程和录入系统情况进行逻辑查验。及时将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录入数据同相关行业部门数据进行核查比对、分析研判,通过数据采集、分类、比对和信息共享,第一时间下发预警信息,对不良苗头,及时发现、果断纠正,坚决杜绝应纳未纳、体外循环和即进即退的问题。
三、强化政策落实,确保帮扶精准
一是拿稳“政策筷”。针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实行“一月一筛查、一月一动态”,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落实民政部门低保和临时救助兜底政策,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将监测人口动态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实现无劳动力困难群体“应兜尽兜”,脱贫家庭学生“应助尽助”,进一步巩固综合兜底保障成果。二是端牢“产业碗”。针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加强产业带动,鼓励和支持监测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业、加工业和电子商务,拓宽收入来源,实现稳定增收。规范实施脱贫小额信贷项目,在强化风险防控的前提下实行“应贷尽贷”,为农户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吃上“技能饭”。针对有劳动能力无技术的监测对象,加强易返贫致贫人口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通过“春风行动”招聘会、企业专项对接等方式强化岗位用工推介,推动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帮助和支持农牧民群众通过多种就业途径增加收入。规范扶贫车间管理,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带贫减贫效益,增强吸纳贫困群众就业能力。
审核人:敬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