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发人:连伟疆 答复类别:B类
别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土地流转后农民创业创收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㈠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一是强化政策理论学习。各县市、乡镇要定期学习就业各项优惠政策,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已脱贫户、致富带头人、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在内的转移就业座谈会。各村队利用每周一升国旗、入户走访、农牧民夜校、村民代表大会等,定期开展就业政策宣讲。二是大力开展扶贫励志宣讲。通过广播、电视、宣传单、微博、微信等方式,大力提倡劳动光荣、劳动受尊重的社会风尚,鼓励贫困家庭劳动力尤其是青年劳动力“走出去”,在增长见识、积累经验中提升就业谋生能力。注重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把扶贫与扶志、扶智宣传教育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典型带动开展大宣传、大宣讲活动,使广大贫困群众逐步认识到劳务创收是一条收效快、能致富的好路子,鼓励贫困家庭劳动力就地就近创业和就业,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加强教育引导。针对懒惰的农村劳动力,采取教育引导、典型带动、监督转化等措施,切实帮助其提高自身发展动力,通过自力更生实现就业致富。四是加大宣传,转变农民观念。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媒体,深入宣传就业转移政策,逐步消除传统思想观念。既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广大农民知法、懂法、用法,又要加大增收致富典型引导力度,充分发挥外出创业有成人员和种田大户的典型示范作用,使更多的农民转变思想观念,以加快外出务工就业。
㈡ 围绕就近就地转移就业需求开展技能培训。乡镇开展农村有劳动能力人员调查,全面动态掌握可转移就业人数。根据市场就业导向、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年龄等特点,组织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今年1-4月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9454人次,享受职业培训补贴9132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5774人次(脱贫困户为556人次);培训工种有:挖掘机驾驶员、电子商务师、工艺品雕刻工、无人机驾驶员、电工、焊工、物业管理员、中式烹调师、养老护理员、中式面点师、育婴员、美容师、保健按摩师、汽车维修工、劳动关系协调员、农业经理人、创业指导师、保安员、叉车司机、消防安全管理员、装载机驾驶员、美甲师、面包烘焙(专项)、大盘菜制作(专项)、馕制作(专项)、冷水鱼制作(专项)。
㈢ 以县级技工学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主要载体,坚持全覆盖、开放式、多元化、促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格局。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培训。摸清本辖区企业招聘岗位需求,梳理汇总就业岗位数量、工种、用工地点、技能要求、工资待遇等信息。在培训方式上,采取校企合作培训新模式,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情况,组织培训院校和企业制定专门技能培训方案,培训院校与企业分工负责,采取订单、定向、定岗的方式培训农村劳动力。支持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中心和教学工厂等培训载体。县市技工学校今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071人次。鼓励企业设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中、高级技能提升培训或“名师带徒”培训。企业在岗职工510人次(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108人次)。
㈣ 鼓励进城镇就业创业。落实好创业优惠政策,县市、乡镇根据各村队农村劳动力申请创业情况,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创业扶持范围,建立创业工作台账,严格落实好中央、自治区已经出台的各类创业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做好创业指导服务。按照政策要求认真协调落实税费减免、场租减免等扶持措施,并鼓励和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摆设摊点、开办小商店、小饭店、小理发店、修理店等实现自主创业。
㈤ 提升农村劳务合作社,促进农村大龄劳动力灵活就业。发挥当地合作社作用,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农业产业政策。鼓励因“四无”企业和落后产能淘汰整治以及土地流失而失去就业岗位的农村大龄劳动力就近就地加入农村劳务合作社,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和弹性工作等形式实现就业,促进致富增收。
㈥ 认真落实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中介组织奖补政策。人社部门按照《自治州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有组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奖励暂行办法》要求,加大宣传力度,简化申报流程,认真落实好奖补政策,切实激发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有组织转移人员务工的积极性。积极鼓励支持农村劳务经纪人、农村合作社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站所和劳务经纪人作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劳务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工地、农牧业生产和加工点、卫星工厂实现劳务创收。
㈦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加强村队信息员队伍建设。各村队选派村级劳务信息员,实现州、县、乡、村四级农村劳动力动态管理服务机制,对转移输出特别是长期转移的劳动力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定期掌握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他们的困难问题,确保“转得出、稳得住”。二是发挥政府组织引导作用。州、县市、乡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定期收集各类用人单位、企业的岗位信息并及时公开发布,每季度至少组织用工单位、企业到乡镇场劳动保障站所召开1次招聘对接会,各村队组织农村劳动力前去应聘。三是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健全务工人员和富余劳动力的工作台账并实行动态管理。乡镇场、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招聘保安、协警等公益性岗位招聘人员时优先要使用贫困家庭劳动力。拓展劳务市场信息来源,建立健全与用工企业(单位)、劳务中介机构的合作关系,建立用工需求信息库,多渠道、多途径收集发布务工信息,帮助农村土地流转的劳动力实现就业创收。
感谢您对就业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的工作进步。
联系人:史俊 联系电话:0909-2318170
2022年4月10日
审核人: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