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博州统筹区域内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核心校辐射带动作用,采取“名校+薄弱校”“名校+乡村校”“名校+新建校”等形式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有力促进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47所44288人,其中小学30所,初中17所。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以来,共成立11个教育集团帮扶12所乡镇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持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一、改革背景
基础教育集团化改革是国家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2017年,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完善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要多措并举化解择校难题,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安排,实现县域优质资源共享;要改进管理模式,试行学区化管理,探索集团化办学,采取委托管理、强校带弱校、学校联盟、九年一贯制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此意见出台后,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比如,上海市发布《关于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北京市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推动了集团化办学改革。
博州“大班额”“择校热”问题一直较为突出,区域、城乡、校际间教育教学质量差距较大。2021年9月博州在博乐市试点推进集团化办学、县管校聘改革,2022年在全州全面推广,各项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整合,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取得明显成效。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规划先行构建“五统一”发展格局。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出台《自治州关于推进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在全州范围内复制推广博乐市“紧密型教育集团”和“帮扶型教育集团”办学模式,构建“五统一”发展格局,即办学理念统一、师资调配统一、招生分班统一、校园资产统一、考核评价统一,逐步形成集团的核心愿景和发展路线,保障依法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二是合理规划布局。紧紧围绕“优质均衡、共同提高”目标,发挥联盟龙头学校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集团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互促。在博乐市组建市锦绣小学、市九中、市一小、市六中、市一中等5个紧密型教育集团,同步帮扶6所乡镇学校;在精河县组建第一小学、八家户小学、第二中学、初级中学等4个教育集团,同步帮扶4所乡镇学校;在温泉县建立初级中学和哈日布呼镇中学2个学联体教育集团,同步帮扶2所乡镇学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近两年,博州累计投入3.95亿元新建博乐市第八小学、第二中学、第十中学等一大批学校,新增学位7000余个,有效解决了“大校额”“大班额”现象,打造出了一批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三是健全规章制度。制定教育集团章程和三年发展规划,健全教育集团各项规章制度和考核管理办法,集团校定期召开专题联席会议,共商集团化办学发展、管理、师资调配等问题,截至目前,各县(市)先后召开集团化办学专题会议20余场次,11个教育集团召开联席会议100余场次。
(二)党建引领促进一体化管理融合。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教育集团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一个集团、一套班子”,成立11个教育集团党委,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对集团的管理体系、文化建设、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考核评价等一体化管理。二是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制定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指导意见,县市统一核定教师编制和岗位,教育行政部门逐校核定内设机构,逐人核实岗位工作量,竞聘上岗、统一调剂,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鼓励支持教育集团各成员校之间互派管理人员双向交流、互派教师轮岗交流。2022年以来,博乐市5个教育集团教师轮岗交流比例达17.2%,其中骨干教师达32.7%;精河县4个教育集团教师轮岗交流比例达11.7%,其中骨干教师达23.9%;温泉县2个教育集团教师轮岗交流比例达14.8%,其中骨干教师达39%,教师从“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激发了教师队伍生机活力。三是狠抓教研提升。建立校本教研日、集团教研日“两级联动”教研机制,实现集体备课、课堂同研、教学监测、教学资源一体化,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日常教学相融合,确保教研工作提升质量。集团内优质学校、优势学科、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破解乡村学校学科教师少、教研力量弱的困局。2022年以来,全州11个教育集团开展集体备课、教学比赛、说课展示、作业评比等教研活动130余次,在办学上实现互融互通。
(三)资源共享打造教育集团品牌。一是共享先进理念和优质资源。博乐市第七小学、第十中学挂牌博乐市锦绣小学第一、二分校,学校6000余名师生共享到博乐市锦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由核心校组织开展教师校本研修活动,引领集团内教师素质提升;每学期定期组织成员校教务、德育等部门负责人开展“案例剖析式”交流互学,共享各校教育教学经验;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促进集团内师生共同在线上课、教研或交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管理。二是实施优师培养工程。发挥教育集团核心校“头雁效应”,打造集团“优秀团队”,选派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进行专业素质提升,实现“培养一个、带动一校、辐射一片”的育师目标;发挥集团内名校(园)长、名教师和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依托4个教研基地,广泛开展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搭建教师成长平台,统筹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促进集团内教师专业素质整体提升。三是打造教育集团品牌。在充分尊重成员校原有育人特色基础上,推动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模式,着力打造“一学区一特色、一集团一品牌”育人体系,探索打造出博乐市一小教育集团“七彩”教育、博乐市九中教育集团“慧”教育、博乐市锦绣小学教育集团“和美”教育、博乐市六中教育集团“博雅”教育、博乐市一中教育集团“仁和”教育等特色品牌。同时,博乐市九中教育集团帮助一分校第八小学打造出“智”教育,博乐市锦绣小学教育集团帮助二分校第十中学打造出“向阳”教育品牌。
三、下一步计划
一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树立正确评价导向。二是完善“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职能体系,将教育高质量发展纳入政府履职评价重要内容,强化评估和监测结果运用。三是健全教育集团常态运行管理评价机制,形成合作共享常态,提升合作共建效能。四是改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学校“三个课堂”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五是争取湖北省教育对口帮扶,推动援疆省市高校提高在博州招生规模,承接好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和“百校结对”工程,全面推动博州教育教学质量。
(审核人:李峰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