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访问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

博州认真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重要指示精神,把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多样化人才、促进就业创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机制、保障机制改革,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两年来,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规模由5500余人增长到13000余人,专任教师由258人增加到580人,形成了“一校三区”(校本部、赛里木湖旅游学院、博乐边境合作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办学格局。

一、改革背景

1960年起,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卫生学校、师范学校、技工学校、农业机械学校、农广校应时代发展需求,逐一成立。半个世纪以来,这些中等职业学校为博州经济发展培养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2010年8月,为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改变博州职业教育“散、小、弱、差、低”的现状,博州党委研究决定将七所职业学校整合为新的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5年6月,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完成创建国家、自治区两级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整体办学水平跃上新台阶,在全疆中等职业教育中发挥了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2017年5月,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正式升格为高职学院,成立博州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更名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同年9月,旅游管理、电子商务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护理等5个高职专业开始招生,录取174名高职新生。

2020年10月,博州党委做出“实施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扩容提质”重大决策,按照“一体两翼四支”的布局,做大做优做强校本部,建好两个产业学院,辐射带动两县两市4个技工学校,推动博州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全方位构建“大职教”格局,全州职业教育走上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迎来大改革大发展的新阶段。

二、采取措施及成效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学校党委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创建自治区高校党建校板党支部1个和自治州“五个好”党建示范点1个,辐射带动基层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整体提升。发挥党组织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全校80%的高职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71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显著加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定不移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确保一年强化、三年不断线。建立校领导带头讲思政课、听思政课、联系思政课教师长效机制。严格按1:350落实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配备专兼职思政教师60名(研究生15名),落实每月300元专项津贴。微电影《绽放》在第六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展示活动中荣获三等奖,成为新疆高职唯一获得该奖项的院校。

(二)全面提升办学能力。一是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高等院校办学条件和在校生2万人规模,整体设计校园一二三期规划,分年度实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项目资金支持,自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9亿元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校园占地面积由531亩增加到1834亩,校舍建筑面积由7.5万平方米增加到33.13万平方米,“一校三区”新增校舍建筑面积25.63万平方米,为扩容提质创优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持续充实教师队伍州党委协调100个事业编制设立“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编制周转池”,支持学校人才引进,两年来招聘教师312人,其中研究生86人。设立专项经费,建立学费、交通费和住宿费报销等机制,鼓励教师在职读研读博,5年内大幅度提升全校教师学历层次。建立以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双师型”教师等为重点的选拔、培养、培训和管理机制,打造具有职教特色的专业教学团队。近年来,在全国、自治区教师基本功大赛、自治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荣获各类奖项20余项,立项自治区科研课题8项,创建州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自治区高职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1个。三是持续提升管理服务坚持政治家、教育家办教育,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充实和加强,选派4名有县市领导工作经历和社会治安经验的县级干部充实到学院领导班子,提升办学治校的能力和水平。设立校园派出所、便民警务站、社区工作站,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坚持校警结合、校内外结合、家校结合、校校结合,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落实网格化管理,实行包联机制,将学生管理工作延伸到最小网格,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三)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一是稳步推进招生就业。2021年、2022年分别招生5344人、5727人。其中,南疆四地州3162人、3045人。疆外招生省市从9个增加到15个,延伸到河北、山东、江西等地,疆外在校生达400余人,生源质量不断提高。与部分行业的头部企业、重点产业联办锐捷特色班、华住酒店集团店长英才班、水云杉励能班等订单班,实现学生未毕业即就业。2021年、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名列全疆高校前列,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二是持续优化专业布局坚持“专业嵌入产业链、产业哺育专业群”,聚焦旅游业、战略新兴产业、民生领域紧缺行业及电子产品制造、装备制造、建材加工、新能源及能源加工、纺织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重点建设旅游服务、财经商贸等7个专业群。与新疆工程学院、昌吉学院联合开办自动化、旅游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实现本科教育零突破。目前,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入选自治区高职骨干专业群。开展“1+X”证书试点26项,学生取证率达84.2%。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中共有95名学生获奖,其中荣获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国区总决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自治区总决赛铜奖2项。三是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按照“一体两翼四支”的布局,支持学院做大做优做强校本部,建好两个产业学院,辐射带动两县两市4个技工学校,全方位构建“大职教”格局。依托国家级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区,与电子产品制造企业联合办学,组建“边合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依托国家5A级旅游景区赛里木湖,与赛湖旅投公司联合办学,组建“赛里木湖旅游学院”,把职业教育办在厂区、景区,支持园区建设,服务全域旅游。目前,有2000余名学生在两个产业学院接受工学结合、育训并举生产性实践教学。赛里木湖旅游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入选自治区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单位,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获得自治区第二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湖北博州职教园获批自治区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当选全国智能供应链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博州教育职教集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能力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四)全面推进对口援疆。依托对口援疆湖北省优质教育资源,采取“2+10”模式,由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2所本科院校和10所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组团式对口帮扶学院8个二级学院。各帮扶学校在二级学院挂“博州分院”牌子、选派1名中层干部担任二级学院领导、选派1名骨干教师担任二级学院教研室主任或专业带头人。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申报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获批。目前,21名援疆教师在校工作,各院校在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三教”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全过程支持,整体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学校在推进自治区对口支援新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做题为《鄂博共铸职教梦,天山脚下展宏图》发言。

三、下一步计划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快专业融通,打通技工学校、中职、高职和本科畅通渠道,扩大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学规模。二是紧紧围绕博州高质量发展和主要战略,按照“一体两翼四支”规划布局,全方位构建“大职教”格局。紧密对接博州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形成与博州现代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三是深化产教融合,与州内企业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开展订单培养、加强技术协作,提升实习实训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毕业生在博州本地就业率。四是实施职院教师素质提升计划,聚焦“高层次人才集聚、高素质名师培育、高水平团队打造”等三大领域,抓好“引才、育才、用才”三个环节,推动职院和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与实践基地。探索推进人员总量管理,用好编制“周转池”。五是改进办学思路、办学途径、办学方式,积极探索职教集团建设,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推进职业教育市场化、规模化、连锁化。六是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双高”争创计划,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审核人:李峰涛)

【关闭文章】

上一篇:博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下一篇:博州大力推进医保制度改革 门诊共济实惠利民便民

扫一扫,用手机查看
网站链接:
  • 国家及部委网站
    人社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商务部
    住建部
    科技部
    教育部
    交通运输部
    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
    司法部
    外交部
    民政部
    公安部
    财政部
    水利部
    卫生健康委员会
    文化和旅游部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发改委
    民委
    国资委
    生态环境部
    广电总局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中国气象局
    中国地震局
    中医药管理局
    外国专家局
    林业局
    体育总局
    外汇管理局
    海洋局
    粮食局
    机关事务管理局
    审计署
    海关总署
  • 省区市政府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江苏
    山东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广东
    广西
    湖北
    湖南
    河南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河北
    山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海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区政府部门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厅
    科技厅
    工业和信息化厅
    民族事务委员会
    公安厅
    民政厅
    司法厅
    财政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自然资源厅
    生态环境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交通运输厅
    水利厅
    农业农村厅
    商务厅
    文化和旅游厅
    卫生健康委员会
    应急管理厅
    外事办公室
    审计厅
  • 地州市政府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塔城地区
    阿勒泰地区
    克拉玛依市
    昌吉回族自治州
    乌鲁木齐市
    哈密市
    吐鲁番市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阿克苏地区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喀什地区
    和田地区
  • 县市网站
    博乐市
    阿拉山口市
    精河县
    温泉县
  • 常用链接
    博尔塔拉新闻网
    信用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