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博州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要求,切实把夏粮收购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抓紧抓好麦田后期管理,做到夏粮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发改、农业、财政等部门履职尽责,形成合力,按照“有人管粮、有钱收粮、有仓储粮、有车运粮”的要求,扎实做好腾仓并库、资金保障、政策宣传等工作,全力以赴保夏粮颗粒归仓,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一、强化腾仓并库,确保有仓收粮。坚持早动手,扎实做好腾仓并库和机械设备检修,扩大有效仓容,提升收储能力,做到“仓等粮”。一是做好机械组织调配。会同农业部门紧抓辖区内农机生产经营组织,做好机具检修保养,确保收获机械安全正常使用。积极组织机收会战,开展摸排调度,开通绿色通道,做好跨区机收的各项物资和技术准备,确保麦收有机可用。目前,州内已检修小麦联合收割机138余台,检修率100%,可满足本州夏收需求。二是做好收购设备校验。联系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做好收购器具检校验,各国有粮食企业已完成地磅、容重器、水份测定仪等计量器具校验50余台,维修保养输送机、清粮机等机械设备60余台(套),为夏粮收购做好机械保障。三是及时合并有效仓容。截至目前,腾并仓容5.4万吨,7月底还可完成新建仓容1万吨。私营面粉加工企业、其他有收购许可证的仓储企业及粮食经济人均可入市收购,仓容完全满足收购需求。
二、强化资金保障,确保有钱收粮。坚持将资金落实作为夏粮收购的重中之重,强化资金保障,确保做到“钱等粮”。一是突出“早”。组织收购企业早准备、早测算,早对接、早申报授信。二是突出“准”。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组织粮食收购企业精准申报收购贷款,严格按照流程提交审批材料,确保精准规范、符合要求。三是突出“快”。协调农发行等金融部门,实行快审快办,对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随审随批,第一时间投放收购资金。目前,已向全州5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审批授信约3.526亿元。从目前小麦产量和市场价格测算情况看,能够保证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三、强化多元主体入市,确保有人收粮。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多元主体有序入市收购。一是提前做好政策性收购准备。指导辖区5家国有粮食企业提前着手,做足准备,坚决完成11089吨区级储备小麦轮换任务。二是提前做好托底收购准备。按照自治区要求,做好良丰公司等5家应急收购企业8个收购站点应急收购认定,确保政策托底托得住、守得牢,坚决守住“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三是持续优化粮食收购市场环境。坚决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坚持公开透明、灵活高效、便民利企原则,引导各类主体有序入市,持续做好收购主体备案服务工作,目前已备案各类收购企业26家。
四、强化执法检查,确保有人管粮。进一步规范夏粮购销领域市场经营行为,维护粮食购销领域市场秩序,稳步推进粮食收购和稳价工作。一是强化监督检查。州发改、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夏粮收购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以次充好”“以陈顶新”等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严厉打击串通垄断价格、设置区域封锁、哄抬价格等行为,维护粮食市场秩序。二是强化收购服务保障。畅通举报渠道,开通政策咨询电话和12325粮食监管热线,及时倾听解决售粮农民诉求,接受社会监督。三是持续落实常态化调度机制。持续做好夏粮收购进度统计和价格监测,通过周调度、月小结机制,精准掌握购销情况,密切跟踪市场动态,及早发现并妥善解决收购过程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推动形成农民有序售粮、企业均衡收粮的良好局面。
五、强化政策宣传,确保方便售粮。广泛宣传收购政策,加强收购监督检查,全力服务售粮群众。一是持续加大宣传力度。第一时间利用网站公布、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走访农户等形式,及时将收购政策宣传到位。二是持续做好政策解读。督促各收购库点在明显位置张贴公示收购流程图和质价公告,做到标准上榜、价格上墙、样品上柜、仪器设备“持证上岗”,做好咨询讲解、指示牌设置、接卸引导、账款清算等工作,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舒心粮”。三是持续优化收购服务。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为重点,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采取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到农户家中预约收购,为农户提供前置检测、清理、收储、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早开门晚收秤,延长收购时间,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农民增产增收。
审核:孙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