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针对《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及调研情况,就抓好重点工作、推进政策有效落地提出以下几点期盼:
一、加工原料存在限制。进口粮食指定口岸和免配额是综保区发展粮食储备加工的最大优势。2024年7月,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小麦进口管理的通知》,对综保区内进口小麦企业进行额度管理,2024年阿拉山口综保区有8家粮油饲企业在额度清单内,可按核定量进口小麦。2024年国家核定综保区进口量25.5万吨,对照现有加工产能,存在近40万原料缺口,不利于粮油产业发展。
期盼建议:建议国家层面充分考虑阿拉山口在进口粮食产业方面工作成效,给予阿拉山口更多政策支持,帮助协调增加小麦进口粮食额度,指导缓解当前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
二、政策向边疆地区倾斜。阿拉山口金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有一定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较高的企业期盼国家培育重点企业的政策向边疆地区企业倾斜,企业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企业主要依托周边国家优质的农产品资源,发展粮油深加工业务。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政策,但边疆地区产业特征明显,类似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重要称号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设置的门槛过高,对我们这类行业企业的发展壮大有一定影响。希望能够出台更多针对边疆地区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企业的培育壮大扶持政策,特别是在重点优质企业评审方面给予边境地区倾斜或制定差异化的评审门槛,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期盼建议:一是增强政策稳定性。出台政策明晰化、具体化、精准化,保持政策稳定性和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对已经发布的政策不能随意改变,加强已出台政策的落地实施,避免在操作中空转,避免空气式、运动化的监管。二是增强政策透明度。制定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政策性文件,充分征求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建议,进行合法性审核,必要情况下,面向社会征集意见建议,酌情向社会公布政策制定依据和过程等。三是提升政策的适用性。边疆企业在规模、技术水平、竞争力方面较内地企业存在一定劣势,目前国家支持培育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倾向于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技术、智能化企业,需加强以农副产品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传统行业为主的企业政策培育支持。
三、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自有资金不足、可抵质押物少等问题,考虑到偿贷风险,银行金融机构“惜贷审贷”现象依然存在。精河县中天化纤有限公司——期盼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我们企业虽然发展前景良好,但由于规模小、资产轻、原料缺乏易造成生产不连续,很难从传统银行获得贷款。虽然国家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但实际操作中,银行对抵押物的要求依然很高。希望能够出台更多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比如鼓励地方金融机构推出针对边疆地区中小企业的专项贷款,帮助我们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期盼建议: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线上线下贷款系列产品,推广应用好新疆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支持银行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民营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二是加强融资金融服务。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推动构建“敢贷会贷愿贷能贷”机制,拓宽可用作抵(质)押物的种类和范围,深挖信贷潜力,简化审批材料,优化办贷流程,引导信贷资金快速直达民营企业。三是提高担保融资比例。支持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以应收账款、存款单、仓单、生产设备、原材料、知识产权等为主要担保品的担保融资。支持民营企业注册发行科创票据、科创债券、绿色债券、转型债券等,进一步满足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民营企业融资需求。
审核:罗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