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基层灾害防范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各种灾害的影响,博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组织全系统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列入年初工作计划,通盘考虑,认真组织实施,统筹协调乡(镇)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二是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不断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2023年通过指挥调度系统、应急监测指挥平台、云MAS业务平台等方式向社会发布各类预警信息233期,充分利用基层应急广播,发布应急广播2期,灾害预警及时性大幅提升。印发了《博州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宣传及“叫应”机制(试行)》,建立了直达基层的“叫应”机制,灾害发生时确保基层相关责任人做到有“叫”必“应”。
三是加强创建减灾示范社区。深入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积极申创全国减灾示范县市试点。目前,全州共创建18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占全州社区总数的20%,2023年各县市在减灾示范社区组织开展了各类应急演练,充分发挥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减灾氛围。积极向自治区申报国家综合减灾示范县试点,精河县被自治区应急厅推荐为国家综合减灾示范县试点。
四是加大基层防灾减灾宣传科普力度。扎实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国际减灾日等节点,扎实开展各类防灾减灾宣传工作。2023年,全州共展出防灾减灾宣传展板56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17万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840人次。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网站、微信、报刊等各类媒体宣传防灾减灾知识700余条;在车站、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显示屏向社会公众推送防灾减灾科普宣教短视频550余条。扎实开展防灾减灾知识“五进”活动。年初联合州党委组织部、教育局、人社局印发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知识纳入各级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市民学校、农牧民夜校、职业技术学院(校)、中小学校培训内容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全州在各类学校,社区、村队共组织培训54场次,参与人数3800人,将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机关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助力博州乡村振兴建设。
审核人:杨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