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博州地区春季(3-5月)气候复杂多变,气温较常年偏低,降水偏多,发生融雪性洪水的可能性较大,春汛防御形势极为严峻,博州应急管理局认真履行自治州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工作职责,扎实有效开展融雪性洪涝灾害防治工作。
一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召开会商研判。根据气候变化情况,自治州防汛抗旱指挥部、减灾委办公室联合自然灾害预警中心及时组织水利、气象、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会商会,分析研判凌情、冰情、汛情,为自治州防汛指挥部下达指令,提供可靠依据和保障,截至目前共召开自然灾害会商会4次,形成专报4期。
二是做好预警信息的发布,监测预警系统持续完善。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密切监视天气和水情变化,做好对重要天气变化过程和主要河流重大汛情的跟踪监测,及时开启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做好对山区暴雨和山洪的实时监测,做到提前预报、及时预警、有效应对,水利部门在5处水库部署大坝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安装渗压计38个,71个自动雨量站、自动水位站及县级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运转有序;自然资源部门现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40个,已完成设备安装152套,上线率100%;目前,博州应急管理局已共享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数据,并通过云视讯实时调度水利部门大坝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等,调度气象部门卫星云图等各类在线监测系统等,实现了各类自然灾害视频会商、系统资源共享等目标。
三是落实“叫应”机制,提升预警信息的发布。建立并印发《博州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宣传及“叫应”机制(试行)》同步将“叫应”机制的落实纳入党政领导干部防灾减灾职责清单,确保防范措施有效落实。截至目前,通过指挥调度系统、应急监测指挥平台、云MAS业务平台等方式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极端灾害性天气防范工作提醒18期,发送短信3万余条。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确保基层防汛责任人第一时间被叫应,为组织防范应对、群众转移避险赢得宝贵时间。
四是全面开展汛前检查,排查消除安全隐患。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对辖区内的水库、渠首、桥、涵、闸、行洪通道、险工险段、灌排渠道等重点部位持续进行防汛安全隐患排查,共排查安全隐患6次,消除安全隐患57处。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制定防洪、泄洪和疏通措施,确保汛期安全。
五是持续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制定联防联动工作机制。立足实际情况,持续完善《自治州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制定下发了《自治州防汛抗旱处置方案》。博州应急管理局积极与博州军分区、武警博州支队和第五师双河市应急管理局沟通协调,签订了应对突发事件联防联动工作机制协议书,确保面对突发事件能及时做出响应和处置。
六是做好抗洪抢险救援物资准备和突发洪水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全州共累计设置物资储备点位25个,同时各级防汛机构加强与当地驻军、武警部队的联系,保证能及时投入抗洪抢险。一旦出现险情、灾情,按照分级分部门管理、属地为主的原则,立即启动预案进行应急处置,确保人员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博州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联合各相关单位积极做好应对今年春汛的各项准备,坚决打赢2024年防春汛攻坚战,切实保障我州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审核人:杨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