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找差距、补短板,练内功、强筋骨,博州对标一流企业行动收到成效,国企高质量发展态势开始全面发力。
一是延伸国资“触角”。围绕自治州产业,扬优势、强龙头、聚集群,持续优化国有资产布局,夯实自治州国有经济的“底盘”。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整合三家粮农企业,组建了州粮农集团;在数字博州建设上,完成了数字博州公司的组建运营;在文旅康养产业方面,州赛旅投公司加大投入,开辟旅游新业态,引进了低空飞行、滑翔伞等项目,满足了游客体验感。国企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高,更好地服务自治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织牢风控“网络”。制定国企对外融资借款担保管理办法,规范融资、担保和对外借款审批流程。对县市国企债务提级管理。强化法务、财务对债务的专业审核。落实动态监控机制,坚守国企负债率基准线、预警线、重点监管线这三条约束线,严控监控企业债务风险。2023年末,全州国企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合理区间内。
三是开出扭亏“良方”。查找亏损根源,采取“一企一策”,“对症”制定减亏措施,制定国有企业对外融资借款担保管理办法,对监管企业债务风险实施动态监测,在新增融资、对外重大投资等方面严格管控。目前,州本级国企户数由年初的13户压减为11户,监管企业整体实现盈利。对资不抵债企业,通过采取盘活资产、提高企业营收等方式,全州资不抵债企业由年初的29户减少到25户,减少了亏损面。
三是效益“成绩单”亮眼。2023年,自治州国企锚定疆内外一流企业深入对标,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抓好降本增效,在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利情况下,企业整体仍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全年州本级国企资产总额同比增长2%,完成营收同比增长53.9%,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80.9%。国有资产效益呈现稳中有增、不断提高的势头。
审核: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