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不断推进援疆项目规范高效实施,切实提高对口支援综合效益。
一、坚持制度先行,确保项目实施有规可依。围绕落实《国家发改委对口支援新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加强对口支援新疆资金管理通知》等要求,湖北省前方指挥部会同博州、兵团第五师共同研究制定并不断完善项目管理相关制度,为援疆项目规范实施、高效管理提供制度支撑。先后制定了《湖北省对口支援新疆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援疆项目管理提升援疆项目资金综合效益的实施意见》《湖北省对口支援博州、兵团第五师援疆项目建设指导手册》《湖北省对口援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援疆项目“五比五看”活动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制度,明确了援疆项目整体实施及资金拨付管理的基本规范。博州印发了《对口援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口援博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对口援博建设项目审计办法(试行)》《自治州对口援博项目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等文件,规范基本建设类援疆项目竣工验收及财务决算工作。为进一步扎紧“篱笆”,建立了项目台账管理制度,对援建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根据基建类、培训类、交流交往类、产业招商类等不同项目类型,分类制定台账资料参考目录,按照“一项目一台账”的管理要求,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完成项目档案收集归档工作,做到项目档案真实、完整、准确。
二、坚持源头治理,从制度机制程序上入手推进项目实施。一是完善包保服务机制。建立完善包保服务机制,对每个项目,逐一细化内容、标准、要求,明确“3张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理清、压实援疆项目牵头单位、项目行业主管部门、项目业主单位、项目建设单位“四方”责任。二是建立统筹开展“小检查”和“大拉练”机制。进一步完善了项目“月调度、月统计”机制,每月5日统计项目进度,进行全过程监督。定期开展“五比五看”活动,通过“亮、比、赛、评”,以体系化、标准化、可量化、可考核化促进项目规、建、管的高水平高质量。三是建立联合督查机制。突出“一线督”“认真督”“联合督”,经常性对项目实施进行指导。四是建立问题反馈督办机制。坚持以问题整改成效为导向,实行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落实清单管理,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及时解决制约项目如期推进、依规推进的问题和困难。
三、制定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的指导手册。一是编制印发援疆项目工作指导手册,制订一张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图,系统梳理形成了援疆项目总体流程设计,包括投资计划管理、项目招标管理、项目建设管理、项目资金管理和项目监督管理;明确了项目建设审批指南,包括项目生成、前期手续跑办、投资计划下达、资金拨付、竣工验收和实施评估等工作要求;提出了项目工程设计指南,包括工程设计流程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建筑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工作标准。二是建立了援疆项目上线信息化实时管理平台,实施在线调度、实时监测、集成分析,实现了对援疆项目的前期谋划、规划编制、项目申报、计划编制、目标分解、资金拨付、项目调度、项目验收、绩效评价等9大环节进行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通过项目信息实时采集、更新、共享,实现对援疆项目高效精准管控。三是执行《湖北援疆标识VI应用标准》,明确标识的标准图形、色彩搭配、使用场景、组合规范及室内外运用规则,提升援疆项目标识运用规范性和一致性,增强湖北援疆项目辨识度。
四、坚持分工协作,明确责任,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明确受援地项目实施单位为援疆资金规范使用的第一责任人,配合支援方做好援疆资金使用监管,按要求做好资金申请、项目核销、项目结算等相关工作,同时会同支援方充分发挥审计机构的专业力量,加强审计监督,确保援疆资金使用安全高效。一是落实项目实施主体责任。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制度,每个项目分别明确建设主体、属地部门的责任分工,落实各项目单位“第一责任人”,将各项目标任务和措施细化分解到位。二是强化闭环管理,做实评价体系。建立“月监测、月分析、月评价、月调度”机制,按月监测分析评价项目建设进度、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等内容,将项目进展状态分为“提前”“正常”“滞后”三种进行标识。三是督促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有关规定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督促项目实施单位组织监理、造价咨询或审计等第三方专业力量在工程进度款计量支付时进行独立计算审核,开展全程跟踪审计、工程结算审核,切实履行造价控制职责,严格控制投资;严格项目调整程序,严禁项目实施单位私自调整项目,确保援疆资金合规使用。四是强化审计机构审查责任。发挥审计利剑作用,援受双方审计机构开展援建项目联合跟审,在前期立项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把关、项目建设过程中定期现场巡查、资金拨付时根据项目建设情况出具专业意见。对援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隐患点风险点,早发现早治理,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加强监督整改。
五、坚持机制保障,合力推进,确保项目实施合规有序。建立健全援疆工作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加强援疆工作的组织协调,加强各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援疆项目合规有序推进。一是建立援疆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援疆工作会议,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帮助项目实施单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加强经验交流,推广先进做法,助力援疆工作提质增效。二是建立行业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审计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明确项目责任主体,对援疆项目进行行业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建设项目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等项目建设规范,严格执行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三是建立援受双方联合会商机制。会同支援方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理顺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提升工作质效;及时发现问题并推动问题解决,真正实现援疆资金规范使用、援疆项目落地见效。
审核:林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