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聚焦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刚性需求,以“小饭碗”推动“大民生”,因地制宜、强化协作、精细管理,实现乡镇(街道)、村队(社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服务全覆盖,老年助餐服务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站点。将老年助餐工作作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撑点,并纳入2024年“民生实事”,高位推进、系统谋划。重点聚焦特殊困难老年人,综合考量老年人口密度、助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通过对社区闲置房产、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机构食堂等资源的整合与改造,构建起多层次、网格化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已建成并运营271个老年助餐服务点,形成了全面覆盖、布局合理的助餐服务格局,确保特殊困难老年人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即可享受到助餐服务。
强化协作,构建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协同发展模式,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推动老年助餐服务点的建设与运营。政府部门发挥引领作用,按规定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和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居民生活类价格。同时,加大财政投入,争取助餐补助资金161万元支持34个助餐点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争取10套“善乐食坊”老年助餐设施设备;积极引导4个机关食堂、10家养老机构、164个餐饮企业参与助餐服务,借助其在餐饮管理、服务运营方面的专业经验与资源优势,提升助餐服务的品质与效率;鼓励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在助餐点日常管理、订餐送餐等环节发挥积极作用,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精细管理,保障服务品质。建立健全涵盖食品安全、人员管理、联合监督等多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制度,确保老年助餐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定期联合消防、质监等部门开展服务质量、食品安全、燃气安全、消防安全等日常监督检查。同时,严格要求餐食人员持证上岗、热情周到、耐心细致地为老人提供服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鼓励邀请老年人、社区居民代表参与食品安全检查;督促老年助餐服务场所严格按要求将食品经营许可证、收费价格以及对老年人的优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承诺书、服务(投诉)电话上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审核人:敬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