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尔塔拉”蒙古语意为“青色草原”。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成立于1954年,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372公里,与哈萨克斯坦杰特苏州接壤。全州辖博乐市、阿拉山口市、精河县、温泉县,境内驻有兵团第五师及其所属9个团场和双河市。全州总人口近50万人,有蒙古、汉、维吾尔、哈萨克、回等3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38%(蒙古族占5.9%、维吾尔族占15.2%、哈萨克族占10.5%、回族占5.2%、其他占1.2%)。全州耕地面积394.07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72.9万亩,水资源总量25.68亿立方米,年降水量181.8毫米、蒸发量1997.2毫米,年均日照时长2572.2小时。地方棉花种植140万亩左右、玉米100万亩左右、小麦10万亩左右、枸杞10万亩左右、蔬菜5万亩左右;牲畜存栏量140万头只左右、家禽存栏量110万羽左右。
近年来,博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开放和安全,锚定博州在国家新疆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深入实施依法治州、团结稳州、生态立州、口岸强州、文旅兴州、产业富州“六大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博阿精”“博温赛”两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构建“三区五园”新型工业化和“一龙头、一中心、三组团”文旅康养产业联动发展布局,全州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效明显提升,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中国式现代化博州实践迈出新步伐进入新阶段。经济活跃度不断攀升,2024年地方全社会用电量41.66亿千瓦时、增长17.2%;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63.58亿元、贷款余额677.26亿元,存贷比102%;全年公路货运量2310.64万吨、公路客运量234.82万人次,分别增长4.6%和19%。现代商贸物流和文旅康养产业发展迅速,全州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限上住宿业营业额2.58亿元、增长10%,其中阿拉山口市0.03亿元、增长38.2%,精河县0.63亿元、增长15.8%,博乐市1.67亿元、增长9.5%,温泉县0.25亿元、下降2%;限上餐饮业营业额1.52亿元、增长3.9%,其中精河县0.51亿元、增长47.3%,温泉县0.08亿元、75.4%亿元,阿拉山口市0.02亿元、基本持平,博乐市0.91亿元、下降13.5%)。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23亿元、增长8.6%,规上工业增加值71.77亿元、增长31%,固定资产投资347.05亿元、增长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2亿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92亿元、增长5.1%,外贸进出口总额544亿元、增长16.2%,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944元、26413元,分别增长5.1%和8.1%。一二三产业比重19.6∶27.2∶53.2。博州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地缘战略地位重要,国际物流枢纽作用突出。博州地处“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六大经济走廊”中两大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交汇处,是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中欧班列“六大沿边陆路口岸节点”,承担着联通亚欧黄金通道的重要使命,是保障国家陆上重要能源资源、国际贸易安全的“咽喉要道”“核心通道”,是目前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中国通往欧洲运距最短、用时最少、运费最低、综合效益最好的国际物流枢纽,钢铁驼队日夜兼程、国际卡航不绝于途、中哈原油管道运输源源不断,东联西出、西来东去,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畅通,在国家向西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口岸通关能力突出,国际多式联运功能完备。境内阿拉山口口岸是国家首批开设的集铁路、公路、管道运输为一体的重点一类口岸,是全国13个同时具备铁路口岸、公路口岸的边境口岸之一。铁路编组换装仓储设施完备,已建成铁路编组站5个、宽准轨铁路线94条、综保区铁路专用线28条,集装箱换装能力70万标箱、仓储面积90万平方米;公路口岸通关过货能力不断提升,已建成16.3万平方米多式联运集中查验场、40个出入境查验平台,配套海关监管仓、货物堆场、商品展示厅等39.86万平方米。口岸货物进口量常年占新疆一半以上,贡献海关税收保持全疆七成以上。向西开放主通道作用日益凸显,随着精阿铁路复线、精阿高速公路建成投用,以及境外莫因特—多斯特克铁路复线、阿拉山口—多斯特克口岸铁路复线、公路重建等项目建设完工,阿拉山口口岸过货能力预计将成倍增长,铁路口岸和公路口岸年通关能力将分别达到6000万吨和300万吨。2024年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通关过货2893万吨,其中,铁路过货1655.42万吨、增长12.4%,过货量居全国第二;公路过货118.54万吨、增长64.5%。全年通行中欧班列6797列,通行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发行量的35%。
国家级开放平台集聚,各类政策叠加优势明显。博州是口岸大州、外贸大州,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区域协调发展和国际互联互通的示范窗口。拥有的对外开放载体在全疆最多最全,国家先后赋予博州“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加工贸易产业园、跨境电商综试区、边民互市贸易区、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二手车出口业务地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八大贸易政策平台,以及粮食、活畜、肉类、冰鲜水产品、危险化学品、中草药、植物种苗、水果、国际邮件、汽车整车进口等十大进口指定口岸资质,正积极申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打造沿边开发开放新高地和新的增长极。“口岸+腹地”产业联动紧密,依托阿拉山口口岸,聚合阿拉山口综保区、博乐边合区、精河国际公铁联运物流园功能,正在打造阿拉山口国际陆港、阿拉山口—多斯特克无水港。博乐市先后建成边合区海关出口监管仓、义乌国际陆港前置仓和卡航集散中心、山东寿光5000亩大型蔬菜种植出口基地,开工建设进境粮食仓储集散中心和农副产品仓配城;精河县先后建成国际公铁联运物流园出口监管仓、跨境电商监管中心、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已初步形成前置仓、保税仓和海外仓联动发展新业态,博州集疏运竞争力和内引外联吸引力持续提升。
产业发展潜力大,进口资源落地加工初具规模。依托阿拉山口“富矿”资源,进口资源落地加工率已达9.6%,已建成新疆粮食进口量最大、涉粮基础设施最全、就地加工转化能力最强,具有100万吨仓储、200万吨加工、500万吨周转能力的粮食储备加工基地;建成以保税混矿、保税加工为牵引的,以铜熔炼和压延加工为代表的国家紧缺能源资源进口战略储备加工基地;建成1.3万吨全国最大的天然铀保税交割仓库;建成20万吨周转能力的进口肉类水果水产品冷链物流分拨中心;正在推进木材、钾肥、活畜等10个进口落地加工业态,打造北疆最大的果蔬出口加工基地。依托现有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棉花、玉米、小麦、枸杞、葡萄、肉牛肉羊、蛋鸡、冷水鱼等)、绿色矿业(钨钼铜、石灰石、湖盐、石材等)、新能源新材料(风电光伏发电等)、现代商贸物流(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运代理、报关代理、仓储冷链等)、进出口落地加工(铜熔炼和压延、粮油饲加工、保税混矿、医用纺织等),和文旅康养等具有地域特点的六大重点产业。博乐市被纳入新疆褐牛优势产业集群、肉牛和家禽产业重点发展县市;精河县为自治区棉花全产业链县、全国五大枸杞种植主产区、中国枸杞之乡;温泉县是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自治区级产粮大县。
生态环境优良,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具有“两湖三山”(赛里木湖、艾比湖,阿拉套山、别珍套山、科古尔琴山)独特地貌,艾比湖是我国西北重要生态屏障,赛里木湖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自然保护地类型多样,拥有自然保护区、国有山区林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自然保护地13处、面积7150平方公里;天然草原面积2503万亩,天然林面积831.2万亩,森林覆盖率9.74%、草原综合植被盖度44.3%,分别高于全疆平均水平4.7和2.7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常年保持在96%以上,河流水质达标率100%。博乐市、温泉县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旅游资源富集,类型全、禀赋高,拥有湖泊湿地、森林草原、冰川冰雪、沙漠胡杨、地热避暑、中医药(蒙医药)、口岸国门等优质旅游资源。景区聚集度高,拥有A级景区43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7个。历史和人文资源深厚,早在公元658年,唐代就在博尔塔拉设双河都督府,移民开垦、建城兴业,境内既有阿敦乔鲁、呼斯塔等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岩画、乌孙古墓等草原先民历史遗存,也有唐宋元明清时期丝路重镇和交通要冲孛罗古城、安阜古城、塔秀古城、青得里古城遗址,1764年察哈尔西迁、1771年土尔扈特东归谱写了一曲曲爱国戍边和各民族大团结的壮丽篇章。拥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39处(国家级5处、自治区级54处),馆藏文物6000件套(一级7件、二级42件、三级303件);拥有江格尔、托布秀尔、蒙古短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197项(国家级3项、自治区级18项)。地脉、水脉、文脉特色资源叠加,具有打造地热洗浴、蒙医蒙药、康养医养、药膳食疗、高端体检等生态康养产业的独特资源禀赋。博乐市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精河县木合塔尔沙漠景区是全国探险旅游精品景区;温泉县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避暑胜地、中国天然氧吧、国家越野滑雪新疆训练基地、自治区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赛里木湖景区是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赛里木湖高山滑雪场是4S级滑雪场。2024年,全州接待游客3111.54万人次、增长18.4%,赛里木湖景区单日最高收入735万元,景区游客总量、旅游收入、单日接待游客数均位居全疆5A级景区第一。
矿产和风光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潜力大。拥有6个成矿带,已探明矿产40种,有资源储量的30种,石灰石、湖盐、花岗岩等矿产资源丰富。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效显著,新探明一批钨金、铅锌、铜钼等具有大型或超大型前景的金属矿床,预计2025年全州采矿业总产值将达到13.68亿元,将增长3.88倍。风光资源丰富,初步勘测风光资源技术可开发量4812万千瓦(风电312万千瓦、光伏4500万千瓦),已建成并网规模261万千瓦(风电59.5万千瓦、光伏194万千瓦),在建装机规模902.4万千瓦,预计2025年实现并网装机400万千瓦以上,到2026年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1100万千瓦以上,年发绿电160亿千瓦时左右,年产值60亿元以上。
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的群众基础牢固。坚持抓稳定和促发展两方面工作的统筹结合,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各民族全面交往、广泛交流、深度融合,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宗教和睦,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全州长期保持社会安定和谐良好局面,连续三届12年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在全疆率先摘得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项—长安杯,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博乐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精河县是国家卫生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