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通过推进兵地联防联控、强化目标管理、深化行业治理、严格移动源监管四项措施“齐头并进”,守护蓝天碧空,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2025年1−5月,博乐市空气质量整体提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7.4%,同比上升5.3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减少3.4%。
兵地联防联控,共筑大气污染防线。一是健全兵地在线监测数据共享和会商联动机制。采暖期累计召开推进会3次,共享数据15份。二是加强兵地联合执法。联合对17家重点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并整改问题7条,有效消除污染隐患,推动区域空气质量协同改善。
强化目标管理,精准研判预警施策。一是印发《自治州202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属地及部门职责,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强化空气质量预警预测。利用新疆空气质量APP,关注空气质量实时数据并加强预警研判分析。2025年,针对1月PM2.5超标问题预警分析1次。
深化行业治理,推动企业绿色转型。一是落实水泥行业错峰生产要求。开展水泥行业错峰生产督查,经查未发现擅自开窑等现象。二是持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查整治行动。累计排查企业21家次,发现问题9个,均完成整改。三是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备案工作。对照《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清单》,开展生产、使用、销售消耗臭氧物质排查,2025年1家企业完成消耗臭氧层物质备案工作。四是持续推进水泥行业及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依托国家超低排放改造系统,每季度调度企业超低排放工作进展,积极组织申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五是推进重点行业企业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提级工作。根据技术指南及自治区明确的“39+3”项重点行业企业,梳理绩效分级清单,确定5家企业开展绩效分级提级工作。
严格移动源监管,加速淘汰老旧机械。一是规范汽车尾气监测。依托博州“天地车人”一体化平台,累计完成4.11万辆机动车尾气检测。二是加快老旧车辆淘汰。全面梳理国I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国III及以下中(重)型柴油货车清单,制定淘汰计划,加快淘汰进程,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三是持续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工作。按照“应登尽登”原则,建立全链条工作机制,实施“一机一码”精准管理,累计完成2854辆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注册、编码工作。
审核人: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