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自治州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几项工程进展顺利。精河下天吉水库一期工程本年完成投资1611万元、累计完成4453万元;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本年完成投资4946万元、累计完成10219万元;博乐市青得里大街、北京路的综合性改扩建工程完成投资2586万元;温泉县哈日布呼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完成投资1056万元。
五、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加快改革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输和通信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手段和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完成运输邮电业增加值19415万元,比上年增长8.5%。
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40032万吨公里,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31873万人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739.84万元,比上年增长57.2%。全年新增电话用户19283户,年末电话用户达63634户,比上年增长43.79%,其中乡村电话用户新增11613户,占全年新增产的60.22%。移动电话规模不断扩大,无线寻呼稳定增长,计算机互联网络有新进展。年末移动电话户数已达11036户,比上年增加6982户;无线寻呼21277户,增加2862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1587户。
六、贸易和市场物价
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778万元,比上年增长10.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2%。其中地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204万元,比上年增长7.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3%。
在地方商贸中:分城乡看,城市市场增速较快,农村市场有所下降。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28738万元,增长27.26%,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7.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31466万元,下降6.1%,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2.3%。
分行业看,餐饮业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2.6%,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12.4%。
2000年全州城乡集贸市场46个,成交金额16545万元。
市场物价低位运行。2000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下降1.8%,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7%,物价走低的主要原因是食品类价格大幅下降,2000年食品类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4.8%,其中粮食下降12%、肉禽及其制品下降5.3%、油脂类下降18.7%、蛋类下降22%、水产品下降6.5%、干鲜瓜果类下降9.3%、鲜菜上涨19.1%。
在13类工业消费品价格中,价格上涨的有纺织品类、中西药品类、化妆品类、书报杂志类、文化体育用品类、燃料类;其余各类价格均有所下降。服务项目价格继续上涨,涨幅达11.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9%。
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全州完成进出口总额9056.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倍。其中地方完成进出口总额7056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1.2倍,出口总额为123万美元,下降39.1%;进口总额为6933万美元,增长l.3倍。
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全年接待旅游者32.5万人次,增长41.3%;旅游收入2050万元,增长6%。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州经济稳定增长,各级财政努力增收节支,加强税收征管,强化资金管理,财政收支保持较快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18891万元,比上年增长11.85%, 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12521万元,增长12.48%;上划中央两税收入6370万元,增长10.65%。财政支出32581万元,同比增长22.48%。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07亿元,比年初增加5.55亿元,其中: 企业存款余额9.83亿元,比年初增加2.9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86亿元,比年初减少0.9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65亿元,比年初减少1.66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0.74亿元,增加5.5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69亿元,减少0.39亿元。新增贷款主要用于支援农业生产、农副产品收购和增加企业流动资金。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州财产保险费收入2558.39万元,小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地方财产保险费收入1939万元,比上年增长7.66%;赔款金额942万元,增长4.67%; 全州人寿保险费收入4325.44万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地方人寿保险费收入3247万元,比上年增长15.47%,支付各类给付金额334万元,下降26.91%。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投入增加。地方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30人,从事科研活动人员180人。科技项目的社会总投入达l亿元。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已登记的自治州重大科技进步成果奖9项,自治区重大科技进步奖1项。截止2000年11月底,共受理专利4项,授权专利3项。
“火炬”、“星火”、“科技兴博”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组织实施区级以上“星火”计划3项,其中国家级1项:组织实施“科技兴新”项目l项;安排“火炬”计划2项。全州认定民营科技企业17家。质量、标准化、计量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共有技术监督机构5个,从事技术监督人员93人;制定、修订地方标准5项。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中等专业在校学生1317人,比上年增长20.5%,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重为18.8%;职业中学在校学生764人,比上年下降17.2%,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10.9%;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928人,比上年增长13.1%,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68.6%。
基础教育不断加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有所提高。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7370人,比上年增长3.1%;小学在校学生39437人,下降5.2%。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6.9%,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小学生巩固率为99.8%,与上年持平;初中生巩固率为96.3%, 上升1个百分点;小学毕业升学率95.4%,增长0.2个百分点;初中升高中升学率69.2%,增长0.2个百分点。幼儿园在园幼儿达4783人,下降12.6%。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定发展。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乡镇文化站17个,村级文化室293个,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5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l座,实验台1座,无线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4座,其中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有线电视台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5%,电视人口覆盖率88%。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3个。全年出版各种报纸91.32万份,比上年增长8.5%。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州共有卫生机构54个(其中地方有卫生机构40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32个,卫生防疫机构7个,妇幼卫生机构4个拥有病床1639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382人,其中医生1156人,护师、护士668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获得主治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有500人,占总数的21%;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836人,占总数的35.l%。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运动健儿在自治区级及以上比赛中共获得8枚金牌、3枚银牌、9枚铜牌。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民健身计划在各地普遍实施,全州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在校学生人数达4.83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94.4%。
十、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819元,比上年增长14.45%。
全州职工工资总额为56606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地方职工工资总额为34235万元(包括国有农牧场、下同),比上年增长8.0l%;全州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6388元,比上年增长1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3%,其中地方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6842元,比上年增长11.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5%。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2.6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房屋面积12.25平方米。住房质量进一步提高。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有各类社会福利院14个,床位220张,比上年增长5.3%;收养孤、老、残、幼人数134人,社会散居孤、老、残、幼救济341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697人。共有8246人得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社会保障事业巩固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全部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领到了基本生活保障费;有19508人参加了失业保险;12813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3.36万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其中27881人参加了团体补充医疗保险。
环境保护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环境保护系统人数33人;拥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14人。所有工业污染企业污染源治理两年共投入资金925.9万元,列入自治区6家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和地方19家非重点企业,经过治理、整顿达标率为100%,25家达标企业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了削减目标,烟尘排放量削减1697.25吨/年,粉尘排放量削减2246吨/年,COD 削减量275.5吨/年。博乐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小于60分贝的区域面积占城市面积的40.75%,博乐市道路交通噪声小于65分贝的道路长度占17.6%。
注:l、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公报中有“全州“两字的包括农五师,否则是地方资料。